欢迎光临阳泉党建网
南沟村:振兴路上接续写好精彩故事
来源:阳泉日报 发布时间:2023-01-29

冬日的清晨,郊区旧街乡南沟村从云雾霞光中“醒”来。站在草帽山顶眺望,穿村而过的307国道、太旧高速公路、石太铁路将“红色南沟”与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山脚下的农家小院里,火红的辣椒、金灿灿的玉米,一串串、一堆堆,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田园画卷。

春节前夕,南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润红依旧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组织年终总结大会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交账”,带领支村“两委”成员走街串户为村民送去新春祝福,进山巡逻排查、消除火灾隐患……“一年又一年,时间过得飞快。摘掉‘贫困帽’后,村里的环境美了、产业多了,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7公里的健身步道和‘红色实景剧’剧场,是俺村2022年的重点工程。工程完工后,村里的休闲旅游内容将更加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将进一步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咱村里年年有变化,振兴路上的精彩故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闫润红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做精“红”+“绿”文章 

产业振兴活力十足 

前不久,南沟村的狼峪抗战遗址公园与“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大汖古村、董寨龙潭峡谷景区一同被认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在“交账会”上,闫润红和村民分享这个好消息时,台上、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近年来,南沟村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富民”发展理念,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寻求多元发展路径。村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果树种植、蜜蜂养殖、农家乐民宿等,举办槐花节、玉露香梨采摘节等,不断丰富旅游内涵,走出了一条“红色旅游、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采摘”的发展之路。

这几年,南沟村发展很快。南沟草帽山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投用,大型广场、停车场、宣誓墙、培训场馆等也相继建成,让南沟村接待能力大大提升。“我们既要吃上‘旅游饭’,更要吃好‘旅游饭’。因此,我们把环境整治好,把与旅游相关的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好,就能给更多村民带来更多收益。”闫润红说。村里陆续种植了500亩玉露香梨树、470亩核桃树、30亩樱桃树,有160余名村民直接参与旅游产业,“2022年,我们累计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村集体收入近6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5万元”。

村民杜润云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农家乐,旅游旺季不少游客会来她家吃饭。油酱抿圪斗、枣窝窝、粉条豆腐丝、花椒叶煎饼……一张简易的菜单上写满了杜润云的“拿手菜”。“前些年,村里尝试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游客渐渐多了起来。村干部来做俺的思想工作,他们说俺爱琢磨、做饭也好吃,开一家农家乐收入应该不赖。村里不仅帮着张罗开农家乐的设备,为农家乐起了名字,还请老师培训俺们技术。如今,忙起来一中午俺们就得做五六桌饭。每当听到大家的称赞,俺心里高兴,更有干劲了。”杜润云说。

推行“两清单双闭环” 

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现在村里有规矩,啥事都透明了。”“村民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提的意见基本能兑现,村里大事大伙儿说了算,跟以前大不一样。”“这个办法好,既方便村干部开展工作,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提起“两清单双闭环”制度推行以来的变化,南沟村的不少村民给出这样的回答。

作为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基地,南沟村从2016年起就开始探索建立村级小微权责清单。2019年,乘着乡村治理改革的东风,南沟村广泛征求民意,反复研讨修改,正式梳理出管理类、民生类、服务类小微权力清单28条,绘制出各项工作具体的操作步骤流程图,制定16条监督清单、3项监督工作制度,建立党支部纪检委员、驻村监督联络员、村务监督委员会、股份经济合作社监事会4支“监督队伍”,强化对权力运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权力清单+监督清单”共同组成的“两清单双闭环”制度推行以来,南沟村乡村治理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善治”带来“良治”,村里更加和谐稳定。

2022年夏天,南沟村住宿部整体出租。放在十多年前,这种事会让村干部很头疼。但如今遇到这种事情,村民会说“俺村的干部,大家放心”。按照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机制,南沟村举行了听证议标会。召开听证议标会之时,30余人组成的评议小组共同参与听证议标,最后无记名投票决定中标企业。随后,村里将听证议标会结果公示,向中标单位发放中标通知书。

像这样的听证议标会在南沟村很常见。“群众参与、专家论证、决策透明、成本降低。目前,俺村已运用重大事项‘听证+议标’工作法决策3次,涉及金额123.5万元。‘听证+议标’工作法虽然操作流程比以前多,但节省了招标费,让群众更明白、干部更清白,村里干事创业顺畅多了。”回顾最近的几次听证议标会,闫润红感慨颇多。

建好“精神加油站” 

乡风文明“由表及里” 

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村民告别牌桌、酒桌,走上了健康“舞台”;主题各异的百姓“微宣讲”,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成立多支扎根群众的志愿服务队,掀起了志愿服务与文明实践的热潮……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在南沟村生根发芽,焕发出勃勃生机,装点着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南沟村让村民“口袋”鼓起来的同时,更要为大伙儿的头脑“充电”。南沟村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采取建章立制、立体宣传、典型引领等措施,开展乡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等推荐评选活动和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以身边典型引领文明新风,传播正能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移山易,易俗难。要全面催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先行,充分发挥好基层党员‘关键少数’的作用,让党员和干部争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闫润红说,“时间久了,新风尚会潜移默化影响到村民,乡风文明就会‘由表及里’。”

“高价彩礼共抵制,不良婚俗要改变,厚养薄葬最孝廉……”如今,在南沟村,提到婚丧嫁娶,村民首先想到的是村规民约中的这些话。一些村民家里遇上白事,严格按照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章程办,一般只通知亲戚追悼祭拜,花不了太多钱。“以前办事图热闹,攀比、浪费的情况挺普遍。自从村里规范了红白事办事的标准后,大家自觉按照规定来,没有攀比,也不铺张浪费,挺好的。”村民杨巧梅说。(郭鑫璐)



党政部门
新闻媒体
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中共阳泉市委组织部
领航阳泉
微信公众号
领航阳泉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