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阳泉党建网
统筹扶贫资金实现精准扶贫
来源:阳泉日报发布时间:2018-05-16 浏览次数:8017

2017年初,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为79个贫困村5635户12653人。到当年底,实现脱贫8978人,贫困村退出47个。目前,全市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个贫困村3325人(自然增减后),贫困发生率降为0.57%。去年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1513万元,基础设施和产业扶持资金投入600万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投资4383万元,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9757万元。
  我市扶贫资金投入大,但涉及面广、项目多,布局分散,监管难度大,因此,在资金使用管理上也就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产业扶贫方面,缺少农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引领不够,附加值不高,形不成规模,尤其是在项目选择上跟风复制、产业单一;农业合作社普遍规模小、实力弱,起不到合作社带动社员致富的作用;有的农业项目,如果树产业见效周期长、贫困户短期增收困难,有的贫困村虽已发展产业,也仅处于起步阶段,特色效益尚未凸显,在增加收入上措施不多;产业多为短平快项目,弱小散特点突出,导致扶贫资金发挥作用不明显。
  金融扶贫方面,金融政策与贫困地区实际存在脱节现象,普遍存在投放难的问题;信贷资金使用监督不力,金融部门为了完成信贷任务放宽了对贷款户资金使用的严格把关和使用监管;政府、银行、实施主体、农户的“四位一体”扶贫模式中经营主体较少较弱,带动能力不足。
  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基本解决了搬迁群众的温饱和居住难、行路难、饮水难、读书难、就医难等问题。但由于搬迁户文化程度低,贫困程度深,缺乏发展产业的启动资金和实用技术,搬迁后的生产生活并没有发生彻底转变,增收渠道依然狭窄,后续发展较为困难。
  扶贫资金监管方面,扶贫资金涉及面广,项目多,布局分散,给监管造成一定难度。
  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亟需加强整改和监管。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以精准扶贫为引领,彻底打破“撒胡椒面”的困局,化零钱为整钱,集中财力培育龙头产业。着力延长产业链条,打造知名品牌,带动贫困户流转土地。盘活农村耕地、林木等集体经济资源资产,推动资源资产化、股份化、产业化,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建立“以县区为主体、省市级支持配合,以财政资金为主体、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参与”的资金整合机制,使扶贫产业、龙头企业和贫困户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产业发展对脱贫的带动作用。
  提高金融精准扶贫。积极宣传金融扶贫的有关政策,防止政策被“截留”;鼓励贫困人口贷款发展扶贫产业,用好金融扶贫资金;加大政策优惠力度,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贫困地区投入。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政府、金融机构要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发挥引领作用,引导贫困人口向中心村、产业集聚区、新农村等地集中,要用好就业政策,有针对性地对搬迁群众进行技能培训,定向推荐,为搬迁群众就业牵线搭桥,确保每户有一人能就业创业,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鼓励牵手结对带动脱贫。鼓励未脱贫贫困村和经济强村、龙头企业牵手结对,实现“企业联农户”和土地流转;鼓励市民与农民牵手,开展订单农业、果树领种、领养活动;鼓励与本籍在外人士牵手,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或为家乡脱贫攻坚提供信息、资金、项目、就业等支持,或充实村“两委”班子,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带动贫困户脱贫,实现共赢。
  驻村结对帮扶助力脱贫。针对驻村帮扶参差不齐,帮扶效果不理想,帮扶措施单一,对帮扶工作仅停留在对贫困户的物质帮扶等情况,驻村结对帮扶要立足贫困村村情和贫困户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扶持、技术援助、人员培训等,协助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村级扶贫规划,发展后续产业,巩固脱贫成果。
  确保资金链条的廉洁安全。对在扶贫资金上胆敢雁过拔毛、截留私分甚至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行为,要坚决查处,对扶贫领域典型案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形成震慑。


党政部门
新闻媒体
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中共阳泉市委组织部
联系电话:0353-2293258
联系邮箱:yq2293258@163.com
领航阳泉
微信公众号
领航阳泉
视频号